长治学院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申报书
长治学院
填表说明
1.成果名称: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汉字。
2. 成果科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教高[2012]9号)的学科门类分类(规范)填写。综合类成果填其他。
3.成果类别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其中:
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代码填写。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军事学—11,管理学—12,艺术学-13,其他—14。
c: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他填0。
d:成果属本科教育填1,研究生教育填2,其他填0。
4.成果曾获奖励情况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5.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或开始研制的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的日期。
6.本申请书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4号字。需签字、盖章处打印或复印无效。
一、 成 果 简 介(可另加附页)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 获 奖 时 间 | 奖项名称 | 获 奖 等 级 | 授 奖 部 门 |
2021.05 |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 国家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20.12 | 山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 省级 | 山西省教育厅 |
|
|
|
|
|
|
|
|
|
|
|
|
成果 起止时间 | 起始: 2020年 4月 实践检验期: 2年 完成: 2022 年4月 |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1000字) 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转型一直都是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开展和推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 为本科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向。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其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鉴于此,我们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试点单位的建设为立足点,以强调转变教学模式,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为目标,针对如今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重建,从而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通过分析,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僵化,从而导致教学成效日益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陈旧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老师“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开展教学,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是老师教了什么,而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培养过程枯燥乏味,培养理念因循守旧、培养手段传统单一,无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2.培养目标模糊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近阶段转型的方向,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与具体方案究竟如何,却一直成为专业建设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因此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具体化、准确性的定位。 3.评价机制缺失 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以及毕业生能否持续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度等,都是我们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评判指标之一,然而,在现有的培养模式下,我们缺乏这种社会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从而也缺失了教学成效自我检验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适应音乐教育本位回归的趋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现存的诸多问题,本项目依托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对本科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进行重新建设与实践。 本项目将以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遵循成长成才的规律, 以学习效果为导向,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进,达到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的要求。
|
|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1000字) 本项目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视角,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在推行实践中逐渐将其规范化、体系化,从而构建音乐专业师范类培养范式。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传统的以老师“教”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培养模式进行转变, 以学习效果与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学资源,安排教学活动。 “教学班”制的建立 本项目对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推出“教学班”制的理念。 1.建立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性化设计。 2.加强专业层级管理,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藩篱。 3.完善教、学、考三位一体的立体督导机制,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纵向变化,直观检测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横向层级对比。 (二) “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建设 1.“三百”教学工程的实行 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认识,本项目推出了三个“一百”工程,即演唱一百首声乐作品、弹奏一百首歌曲伴奏、欣赏一百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 “三百”教学工程的设计是对专业教学内容的凝练与提升,作品以高校师范音乐教育改革试点教材和中小学音乐教材为参照,其设定符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教师技能的均衡发展,进而在完成基础专业技能的内容之上,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与创新创作能力。 2.“特色课堂”的推行 “特色课堂”打破传统理论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产出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刻板、单一向多样、自由转变,对照毕业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注重师生互动,突出实践体验,鼓励舞台创新,以此提高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特色课堂”与地方音乐文化相结合,采用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的方式,突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三)“以持续改进为中心“的社会评价体制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 完善艺术实践体系是本项目中重要内容,建立艺术实践制度,丰富艺术实践内涵,创新艺术实践形式,通过艺术实践体系完成社会评价体制的预演,完成教师与学生的自我检验,在评价与反馈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改进,从对接社会、服务社会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得失,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从而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
| 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800字) (一)“教学班”制的创新性设计 从管理、教学,到考核、检验,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推行更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音乐学“三百”工程以及舞蹈学“教学三三”工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同时执行、逐渐渗透,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的平台,都将作为补充,不断促进“教学班”制向更加良性的趋势发展。 (二) 教学工程的设计与推广 (三)“特色课堂”的创新与实践效应 结合地方民间音乐,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给学生提供可以近距离欣赏和 学习地方民间音乐的机会,丰富音乐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促使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体现 出更多地的实践性与地方性特点。 (四)艺术实践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艺术实践教研室作为我系新成立的教研室,不仅承担了对于现有艺术社团的管理职能,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摸索与建构一条适合师范型地方高校的艺术实践体系。通过两年的实践与经验积累,本项目在第三年可以基本完成艺术实践体系的建立工作。
|
| 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1000字) 音乐基础技能教学班教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教学为原则,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同时进行为特点,技能课教学一百首工程为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更新教学计划,逐步健全考试测评制度与开展教学汇报为促进手段,有效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形成教学分析总结。 “特色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尝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年轻一代群体中以传承已经初见成效。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历时性的时代标志,也显现出共时性的地方差异,不仅承载了共通性的社会功能,也形成了类型性的模式结构。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之下,在课程群由浅入深、点面结合的教学设计之下,学生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更加深刻的感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以前更强的主动性和更高的专注度。课程中学习的中国传统音乐经典作品,要求做到原汁原味,包括咬字吐字、曲调节奏、情绪风格、表情动作等,都力求尽可能多的展现传统的魅力与韵味。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移步不换形的教学规范、坚持使用方言的教学信念,都能够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性、文化灵魂得以坚守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大量优秀代表作品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仁、义、礼、智、信,对于这些传统剧目的学习,无形之中也完成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师徒之间面对面、一对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让学生可以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热爱传统、坚守传统、尊重传统、兼容并蓄,这些对于年轻人价值观的形式,都有着积极且正向的影响。 在艺术实践周方面,2021年10月25日—11月7日,举办了2021长治学院文化艺术节暨音乐舞蹈系“第二届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共计23场次,完成效果好,师生反响热烈。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四大板块的12项内容,期中四场“师生专业汇报音乐会”、两场“学术交流”、三项“学科技能大赛”、三场“艺术社团展演”,原定第五板块的“外请乐团演出”,因疫情防控要求,临时取消。 以下是成果获奖情况: (1)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2)山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3)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的传承之路——“特色课堂”的改革与实践
|
二、完成人情况
主 持 人 姓 名 | 李大鹏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7年4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副教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无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声乐教学 |
工作单位 | 长治学院校长办公室 |
联系电话 |
| 移动电话 | 13835501770 |
电子信箱 | 507668104@qq.com |
通讯地址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保宁门东街73号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2018.06:“我行我秀”李大鹏、马秀梅师生独唱音乐会; 2019.05:“声花璐放”李大鹏、邢璐师生独唱音乐会; 2017.12:山西省第五届校园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9.01:山西省第六届校园艺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
主
要
贡
献 | 一、(一)“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班”制的建立:建立以专业教师为核心的“教学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性化设计;加强专业层级管理,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藩篱;完善教、学、考三位一体的立体督导机制,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纵向变化,直观检测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横向层级对比。 (二)“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建设 1.“三百”教学工程的实行 2.“特色课堂”的推行 (三)“以持续改进为中心”的社会评价体制 艺术实践体系的完善:建立艺术实践制度,丰富艺术实践内涵,创新艺术实践形式,通过艺术实践体系完成社会评价体制的预演,完成教师与学生的自我检验,在评价与反馈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改进,从对接社会、服务社会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得失,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明确学习方向,从而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课题:《晋东南地区传统音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完成人情况
第(1)完成人 姓 名 | 刘婷婷 | 性 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1年1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副教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无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 |
工作单位 | 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 |
联系电话 |
| 移动电话 | 18635549837 |
电子信箱 | 61668433@qq.com |
通讯地址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保宁门东街73号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2010.10,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12,山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2021.5,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
主
要
贡
献 | 分别邀请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沁源秧歌、长子鼓书、潞安大鼓、武乡琴书、襄垣鼓书、沁洲三弦书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进课堂。 同时,邀请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和上党落子剧团的青年演员教授学生戏曲演唱与身段表演,学习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的经典唱段。 举办了数场“特色课堂”教学成果舞台汇报,将长子鼓书、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地方传统音乐由学生在舞台上表演,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教学案例《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的传承之路——“特色课堂”的改革与实践》分别获得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山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完成人情况
第(2)完成人 姓 名 | 孙敬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79年6月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专业技术 职 称 | 副教授 |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 无 |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 音乐学音乐基础技能教研、钢琴演奏与教学 |
工作单位 | 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 |
联系电话 |
| 移动电话 | 18803557999 |
电子信箱 | 2476631912@qq.com |
通讯地址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保宁门东街73号 |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 2014.12长治学院优秀教师 2018.09长治学院师德先进个人 2018.12山西省大中小学生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0.06十三届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
主
要
贡
献 | 2019-2022年以来,承担长治学院音乐学专业国家教育部师范认证(二级)过程中毕业要求制定、学生落实与材料总结等的主要工作,认证于2022年11月通过。师范认证工作中,参与制定与健全音乐学专业教学班、教学三百工程,毕业论文(设计)双轨制等特色教学模式的制度与实施流程,并组织落实工作,受到评审专家组一直好评。举办了数场“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自弹自唱、即兴伴奏)大赛”及教学成果舞台汇报,将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等音乐教学技能训练由课堂走向舞台表演,通过训练加实践的形式,使学生教学技能成绩得到显著提升,得到得到了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师范认证背景下,为更好对应认证OBE理念,使学生更好的达到毕业要求,设计完成了毕业设计(舞台展示)全方面音乐技能展示的具体流程并且有效组织实施,为本专业在师范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体系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少数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模式及其影响研究》贵州民族研究、《从华子良谈北路梆子移植经验》中国戏剧。主持与参与课题研究:《新网络平台促进音乐学即兴伴奏课程实践化教学研究》长治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山西省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改革实践》山西省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本 人 签 名: 年 月 日 |
三、完成单位情况
主 持 单位名称 | 长治学院 | 主管部门 | 山西省教育厅 |
联 系 人 | 牛朝霞 | 联系电话 | 0355-2178122 |
传 真 | 0355-2179079 | 邮政编码 | 046011 |
通讯地址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保宁门东街73号 |
电子信箱 | czxyjwc@163.com |
主
要
贡
献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完成单位情况
第( )完 成单位名称 |
| 主管部门 |
|
联 系 人 |
| 联系电话 |
|
传 真 |
| 邮政编码 |
|
通讯地址 |
|
电子信箱 |
|
主
要
贡
献 | 单 位 盖 章
年 月 日
|
四、评审意见
评 审 组 意 见 | 长治学院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审组组长 签字: 年 月 日
|
评 审 委 员 会 意 见 | 长治学院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主任 签字: 年 月 日 |
科研成果
本项目《师范类认证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试点单位的建设为立足点,以强调转变教学模式,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为目标,针对如今专业建设中培养模式陈旧、培养目标模糊、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与重建
基于此,本项目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主要取得一下成果:
一、 推行专业“教学班制”
以专业导师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行政班级藩篱,实行层级化教学管理。教学班制管理制度,是区别于传统行政班级的一个新型班级管理概念,以本系音乐学各门技能课程为基础,以各音乐基础技能教师为单位来划分的班级管理制度,由授课教师担任班主任,该教师所教课程的各年级学生为班级成员的班级管理模式。
(一)教学班制创新之处
1、教学班制可以方便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化管理,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易于各年级、各专业之间集中学习、相互讨论,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教学班制有助于教师建立学生专业技能课学习档案,时时监控和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与情况,时时激励学生并做好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教师与班主任的双重身份更加树立了教师的威信,让学生更加重视老师的赏识与批评,进一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3、教学班制不受时空限制,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时时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心理问题和学习态度,在课堂上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弥补了班级辅导员无法快速把握学生动态的管理缺失。
(三)教学班制实施办法
1、教学班组织模式
授课教师为本教学班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管理下设班长,班长负责教学班考勤、检查作业等常规教学情况,并及时与教学班主任沟通,反映教学双边情况,协助班主任维持课堂秩序;由班主任负责、班长协调开展集体活动,增强教学班凝聚力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教学情况记录
由教学班主任监管、教学班长负责、对每一周旷课、迟到、早退、未完成作业等情况进行记录,记录表分别于期中教学质量检查与期末考试两次递交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审核对违纪学生进行相应的整改与处理。
3、教学班课堂作业记录
教学班每一位学生需要按照各教学工程计划表中的安排去完成教学任务,并将所完成的作业如实的填写在教学班作业记录表中,学期末由教学班班长递交教研室,作为考试抽查的参考。
二、创新“教学三百工程”
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认识,我们推出了三个“一百”工程,即演唱一百首声乐作品、弹奏一百首歌曲伴奏、欣赏一百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
“三百”教学工程的设计是对专业教学内容的凝练与提升,作品的选择以高校师范音乐教育改革试点教材和中小学音乐教材为参照,其设定符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突出教师技能的均衡发展,进而在完成基础专业技能的内容之上,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其实际运用能力与创新创作能力。
(一)音乐学四年制本科音乐欣赏一百首工程计划
1、教学目标
欣赏100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作为“三个一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音乐作品中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理解文化。
2、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我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师范性的教学特点,音乐欣赏作品选择以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的作品为主,通过开设《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与推进。
3、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根据各门课程大纲中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开展,大致分为出勤、笔记、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视频作业、小论文、舞台实践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考核。最终按照平时成绩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笔记和作业三方面的内容;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60%。其中,期末考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试卷笔试,第二部分是舞台实践考核,两者各占50%。
(二)音乐学四年制本科钢琴演奏一百首工程计划
1、教学目标
音乐基础技能教研室建立了包括《钢琴演奏》《钢琴即兴伴奏》《自弹自唱》三门课程在内的钢琴课程组,学生在校期间,三门课程共需要完成一百首曲目演奏任务,作为“教学三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扩大学生的曲目与信息量,通过教学内容的类化与量化,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实操能力训练,使其更加熟练的掌握教学技能。
2、教学内容
“钢琴演奏一百首工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形式丰富、内容覆盖面广,既包括钢琴练习曲、中外乐曲、奏鸣曲、复调等基本学科素养的作品内容,同时以歌曲改编与伴奏、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等形式,把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的作品也纳入教学工程内容,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3、考核方式
《钢琴演奏》平时成绩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笔记和作业几方面的内容;期中考核占10%,主要是中学歌曲音乐伴奏,采用与声乐演唱共同合作的舞台实践形式考核;期末考核占60%,钢琴练习曲、奏鸣曲、乐曲三选一,第一部分是演奏能力与舞台实践考核,第二部分是教学能力考核,(二者各占50%)。
《钢琴即兴伴奏》平时成绩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笔记和作业几方面的内容;期中考核占10%,主要是歌曲伴奏编配能力,采用与班级成员共同合作的舞台实践形式考核;期末考核占60%,以中学教材与艺术歌曲内容为主,第一部分是演奏能力与舞台实践考核,第二部分是教学能力考核(二者各占50%)。
《自弹自唱》平时成绩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笔记和作业几方面的内容;期中考核占10%,主要是艺术歌曲音乐伴奏,采用与班级成员共同合作的舞台实践形式考核;期末考核占60%,以中学教材内容为主,第一部分是演奏能力与舞台实践考核,第二部分是教学能力考核(二者各占50%)。
(三)音乐学四年制本科声乐演唱一百首工程计划
1、教学目标
音乐基础技能教研室建立了包括《声乐演唱》《合唱指挥》《合唱排练》三门课程在内的声乐课程组,学生在校期间,三门课程总共需要完成一百首曲目演唱任务,作为“教学三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扩大学生的曲目与信息量,通过教学内容的类化与量化,提高学生教学技能实操能力训练,使其更加熟练的掌握教学技能。
2、教学内容
“声乐演唱一百首工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形式丰富、内容覆盖面广,既包括中外艺术歌曲、歌剧选曲、中外民歌、影视歌曲、音乐剧选曲等基本学科素养的作品内容,同时将思政歌曲、中学音乐教材歌曲也纳入教学工程内容,训练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等教学,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3、考核方式
《声乐演唱》平时成绩考核占30%,包括课堂出勤、笔记和作业几方面的内容;期中考核占10%,主要是中学歌曲音乐演唱,采用与钢琴演奏共同合作的舞台实践形式考核;期末考核占60%,中外艺术歌曲,第一部分是演奏能力与舞台实践考核,第二部分是教学能力考核(二者各占50%)。
三、融合传统艺术的“特色课堂”
(一)构建课程群教学体系
中国传统音乐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不能只依靠某一门课程的开设,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需要构建一个体系化的课程群,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设定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课程,循序逐渐渗透,最终完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与传承。
大一开设必修课程《中国民族音乐》,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概念、历史、体裁、风格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通过教唱,让同学们增加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知与感受。大二开设选修课《中国传统音乐专题》,对大一学习内容进行延申与拓展。从色彩区的分类,对各个地区的音乐从方言、韵味、调式等多个角度,要求同学们准确把握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特点。大三开设选修课《晋东南地区民间音乐赏析》,依托丰富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以中国传统的讲授方式——口传心授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从形式到内容都真正实现了传统音乐的传承教育。
(二)突出实践性课堂模式
1.遵循口传心授的教学传统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习惯,与西方依赖曲谱的学习方式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是口传心授。为了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方式上的独特性,在教学上我们也是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教学方式,摆脱曲谱的约束和限定,更多的让学生对音乐的韵味、润腔等进行模仿与琢磨,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融入“请进来”的教学模式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学界一直以来都提倡“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的结合。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带学生“走出去”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主要倾向于“请进来”这样的方式,依托地方有利资源,邀请晋东南地区“非遗”传承人、优秀的民间艺人等,走进高校课堂,进行现场表演、讲解与教学。民间艺人有着扎实深厚的表演功底,也有着大量丰富的舞台经验,“请进来”的方式既能够发挥教师擅长理论讲解的优势,又能弥补教师实践表演教学环境的短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呈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舞台化评价机制
针对必修课程——《中国民族音乐》,其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两个部分,笔试为试卷考核,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基本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实践考核则是将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通过舞台实践的方式进行自我诠释。两门选修课程《中国传统音乐专题》和《晋东南地区民间音乐赏析》则全部以舞台实践的方式进行考核。进行舞台实践时,既有对传统音乐表演的模仿与传承,也有运用现代表现手段进行的创新与设计,呈现出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多维度的解读与诠释。
(四)改革成效
1.守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根
课程中学习的中国传统音乐经典作品,要求做到原汁原味,包括咬字吐字、曲调节奏、情绪风格、表情动作等,都力求尽可能多的展现传统的魅力与韵味。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移步不换形的教学规范、坚持使用方言的教学信念,都能够在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根性、文化灵魂得以坚守与传承。
2.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本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传统,但是对于舞台实践环境我们却鼓励创新。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循序渐进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实践学习,年轻群体已经了对中国传统音乐全新诠释的思考与尝试。民歌与流行的结合、摇滚与戏曲的交融、西方古典与民族特色的组合,学生们在实践的舞台上,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风貌,同时有呈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气息。在不断地创新之下,准确把握传统音乐的文化灵魂,用年轻人的视角重新审视,用年轻人的方式重新演绎,让经典与时代同行,让传统与时代共振,才是让传统得以传承的最佳方式。
3.树人——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脉
高校教育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对传统音乐技艺的传承只是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更加重要。中国传统音乐的大量优秀代表作品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仁、义、礼、智、信,对于这些传统剧目的学习,无形之中也完成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师徒之间面对面、一对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让学生可以直观、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热爱传统、坚守传统、尊重传统、兼容并蓄,这些对于年轻人价值观的形式,都有着积极且正向的影响。
四、艺术实践体系的完善
艺术实践周是音乐舞蹈系艺术实践体系设计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音乐舞蹈系艺术实践的一个品牌工程,开展周期为“两年一届”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专业汇报音乐会”、“学科技能大赛”、“艺术社团展演”、“学术交流”、“外请乐团访问”五大板块。
艺术实践周各项活动的开展,多场音乐会展示既是对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次集中检查,也是推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2021年10月25日—11月7日,举办了2021长治学院文化艺术节暨音乐舞蹈系“第二届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共计23场次,完成效果好,师生反响热烈。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四大板块的12项内容,期中四场“师生专业汇报音乐会”、两场“学术交流”、三项“学科技能大赛”、三场“艺术社团展演”,原定第五板块的“外请乐团演出”,因疫情防控要求,临时取消。
以上就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一些成果,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在实施过程以及社会反馈中发现了亟待改进的问题,依托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与原则,我们将继续构建符合教育目标的人才培养范式。
音乐舞蹈系“艺术实践周”简介
艺术实践周是音乐舞蹈系艺术实践体系设计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音乐舞蹈系艺术实践的一个品牌工程。开展周期为“两年一届”。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专业汇报音乐会”、“学科技能大赛”、“艺术社团展演”、“学术交流”、“外请乐团访问”五大板块。
艺术实践周各项活动的开展,旨在提升高校教师业务水平,培养素质全面、一专多能,适应中小学校需要的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多场音乐会展示既是对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次集中检查,也是推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2021年10月25日—11月7日,举办了2021长治学院文化艺术节暨音乐舞蹈系“第二届艺术实践周”系列活动,共计23场次,完成效果好,师生反响热烈。本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四大板块的12项内容,期中四场“师生专业汇报音乐会”、两场“学术交流”、三项“学科技能大赛”、三场“艺术社团展演”,原定第五板块的“外请乐团演出”,因疫情防控要求,临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