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大学生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
当真正走进了大学生活你才发现大学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
在社会大众的眼中大学生应该是青春洋溢、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
正是这种美好的想象也容易让人忽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竞争的“内卷化”,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竞争激烈的大学生活中更是如此。
大学生们要面对的压力不仅有学业上的紧张,还有处于新环境下面临的情感困扰和自我认知问题。
这些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原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给出一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的研究数据,揭示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8.9%,其中内化问题(如焦虑、抑郁、睡眠问题、自杀意念)的比例为20.0%,外化问题(如自我伤害、自杀未遂)的比例为11.7%。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2022年针对大学生群体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普遍存在焦虑、恐慌和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
诸如抑郁、焦虑、失眠、网络游戏成瘾、创伤后应激,以及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
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直面这些问题,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竞争的“内卷化”,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竞争激烈的大学生活中更是如此。
大学生们要面对的压力不仅有学业上的紧张,还有处于新环境下面临的情感困扰和自我认知问题。
这些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原副校长姜耀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给出一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的研究数据,揭示我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8.9%,其中内化问题(如焦虑、抑郁、睡眠问题、自杀意念)的比例为20.0%,外化问题(如自我伤害、自杀未遂)的比例为11.7%。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2022年针对大学生群体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普遍存在焦虑、恐慌和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
诸如抑郁、焦虑、失眠、网络游戏成瘾、创伤后应激,以及学习、就业、情感等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
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直面这些问题,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
2人际交往困扰
一些同学由于既往社交经验少,个人意识较强,不太能顾及他人感受,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会感到与其他人沟通不畅,得不到理解,从而造成内心苦恼。
如何与周围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际关系问题,常常表现为难以和同学愉快相处,缺少知心朋友,不懂必要的交往技巧,过分委屈讨好等。
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需要面对恋爱与两性问题。
爱情在大学几乎是一门“必修课”,如果不能恰当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甚至会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
性生理成熟带来性心理的变化,大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的好感与认同。
大学生都会有性幻想、性冲动等,这本是正常的表现,但由于既往接受性教育不足,部分同学难以妥善应对性心理问题。
4求职和择业问题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增长,就业形势也越发严峻。
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但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想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还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
社会竞争激烈,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加之很多大学生在校时只专心读书,与社会接触少,缺少面试经验,导致求职不顺利,感到失落和迷茫。
02.如何应对这些困扰呢?
1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进入大学,一定意义上意味着独立生活、走向社会。在这个新的起点上,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需要摆脱依赖、等待和犹豫,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勇于面对新的环境,大胆探索,不断提升独立生活的能力。
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培养的,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要学会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逐步熟悉新的校园环境
人的恐惧感往往是由陌生与未知导致的,环境其实也像人与人的相处一样,熟悉了就逐步适应了。
内心接纳新环境,就在适应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3学会欣赏他人
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适时恰当赞美,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当你内心真正的接纳一个人的时候,相信对方一定能够感受到的。
4敢于认错,承担责任
人际交往难免产生不愉快,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化解彼此之间的不愉快,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有担当的表现。
如果在犯错之后能够用自嘲的方式来消除尴尬,可谓是升级版的承认错误,也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5学会换位思考
可以假设,如果在对方的位置上,我会怎样处理。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问题,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培养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都值得我们去热爱。
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为家人负责、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的婚恋状态。
7充分了解自我, 尽量做到兴趣与职业相匹配
对自身情况进行认真剖析,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潜能及需求。
兴趣是人们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可以通过工作动机促进个人能力发挥,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